議題追蹤
2018-12-01
曾經的台灣米倉 如今的污染重地
近年食安問題屢屢發生,除了食品大廠無良加工外,原來更朔源的是在糧食本身的不安全,曾幾何時台灣美麗的河川、土壤都生病了。
幾十年來,為什麼農地污染問題從未被根治?
工廠為何可以明目張膽地排放污水?
為什麼被污染的稻米還可以進行買賣?
土壤改良毀田僅治標,治本需何時?
(圖為示意圖 翻攝自中央廣播電台)
土地污染問題存留至今
農夫對土地有深厚的情感,種植事業代代相傳,幾十年甚至百年,每一粒稻穀都是歷經幾個月的風雨,在農夫的辛勤勞作下長出的。曾經,豐收是令人喜悅的季節,而如今,豐收卻讓人忐忑不安。1992年華視新聞報導彰化縣十二塊農地受到鎘金屬污染,十二塊農田上的稻米遭銷毀,污染源自稻田旁的電鍍工廠排放的廢水。二十年前的報導的污染事件至今仍然在上演。彰化縣也從台灣最大米倉成為農地污染最嚴重的地區。環保與檢調單位確認高雄後勁溪、桃園黃漧溪均遭惡意偷排水污染。
環保署不該是污染排放企業保護傘
環保署要求企業排放要有一套處理設備,排放也需要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但大多企業並沒有購置,廢水排放也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出,進入下游達到彰化縣農田灌溉區。
中央環保單位相對寬鬆的水污染防治法,導致放流水標准低於灌溉水標准2至50倍。
環保署委外農地檢驗採取抽驗方式,同一地區使用同樣灌溉水產出的稻穀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沒有被抽查到的稻米運往糧商流向市場,被抽到的稻米卻要進行銷毀。
企業的環境價值觀存在問題
部分財團以經濟發展為藉口,買下農業區再變更為自設工業區,將重污染工廠設置農業區旁。更有企業巧立名目,強制徵收優質農地。各類工廠分流農田灌溉水源,並排出廢水影響農田灌溉。
有的工廠甚至打起「遊擊戰」,白天依規排放,夜裏則偷排廢水。缺少環保意識,短暫的利益所造成的污染需要子孫後代用加倍的金錢和心力去修復和善後。工業是一時,農業卻是永續的。
(圖為示意圖 翻攝自日劇王牌大律師)
土地復原難度大
土地修復需要投入的遠比目前企業環保投入的多,當前對受污染土地採用較多的方法是翻轉混合土壤。用挖掘機(怪手)將污染較重的土壤翻轉到深層,將原地深層污染較輕的土壤翻轉到表層或者覆上其他地區運來的無污染土壤。但是這樣的方法僅僅治標不治本,而且會破壞耕種環境,導致土地高低不平,造成灌溉水流失。另一種是以藥劑清洗,根據土壤的酸鹼度,用藥劑沖洗進行調合。但這些舉措的效果並不理想,積累污染越久的土地,修復難度就越大。
農夫樸素的心願
許多農夫是世世代代傳承祖輩的種植事業,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好好種稻,擁有乾淨的灌溉水,健康的土壤。但政府和財團對農業區的買賣,讓他們面臨失去土地的威脅。污染帶來抽驗不合格,將不合格品質稻米稻杆提前收割焚化,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也浪費了即將成熟的稻米。而其他農夫們種植的未被抽驗同樣受污染稻米銷往台灣各地,這不是農夫的本意,他們對生存和溫飽做出的選擇。被要求休耕的農夫領著政府並不豐厚的補貼金,心裏對打的願望是土地複耕。在土地受到侵害時,農夫的檢舉常常無法得到回應,無奈是眾多人的心裏寫照。
農田的救贖
緩解農田污染,需要確實對土地的分區使用,禁止工業入侵農業區,嚴格工業廢水排放管理,將工廠排放管道與灌溉水渠分開,制定合理科學的產業政策,採取有機農業與環境保育連結概念等,只有這樣才能讓農夫和消費者擁有安全的土壤和糧食。
以上新聞參考自柯金源導演紀錄片《黑》
整理/葉喬楊